在《阴阳师》这款深度策略手游中,攻击加成的计算一直是玩家们讨论的核心话题。许多萌新甚至老玩家都会困惑:为什么同样的御魂配置,打出的伤害却天差地别?今天我们就来彻底解析这个影响输出的关键机制。
基础攻击与攻击加成的本质区别首先必须分清基础攻击的关系。基础攻击是式神自身属性,而攻击加成则通过御魂、buff等途径提升。比如山兔的"兔子舞"增加20%攻击,这个加成仅作用于基础攻击部分。假设你的茨木童子基础攻击3000,御魂额外攻击2000,那么山兔buff实际只增加3000×20%=600攻击,而非总攻击5000的20%。这就是为什么高练度玩家更看重暴击爆伤属性。
御魂副属性的隐藏规则御魂副属性的攻击加成存在30%的上限阈值,这个数值是基于主属性加成的。比如六号位暴击主属性的御魂,其副属性攻击加成最多只能堆到30%。但要注意的是,这个加成计算方式与buff不同,它会作用于当前总攻击力。实验数据显示,当装备55%攻击加成的御魂时,实际计算公式为:基础攻击×加成比例+固定攻击值。比如基础3002的式神带55%加成御魂和486固定攻击,最终攻击为3002×55%+486=5139。
伤害公式的完整链条真正的战斗伤害计算是多重系数连乘的结果:最终伤害=总攻击×技能系数×暴伤修正×防御减伤率×伤害增减buff连乘。其中防御减伤率=1-)。比如对方800防御时,减伤率为800/=66.67%,你只能造成33.33%的基础伤害。这也是为什么丑时之女的草人减防效果能显著提升输出。
攻击加成与暴伤的平衡艺术贴吧大佬们经常争论攻击加成和暴伤哪个收益更高。其实这需要动态看待,当暴伤超过280%时,攻击加成的边际收益会显著提升。但要注意御魂副属性中,暴伤与攻击加成的兑换比例是4:3。简单来说,1%暴伤需要占用更多属性值,在属性有限的情况下,保持两者均衡发展才是最优解。比如270-280%暴伤套往往比极端堆暴伤的配置更实用。
特殊御魂的加成机制部分冷门御魂有独特的攻击加成方式。比如贝吹坊在回合开始时获得攻击提升,兵主部能无视225点防御,狂骨在鬼火充足时增伤,这些都需要单独计算。测试服数据表明,鸣屋对控制状态目标的30%增伤是独立乘区,与破势、心眼等增伤效果可以叠加。而阴摩罗的击杀回火效果,在同时击杀多个目标时可按3×n的数量回复鬼火。
实战中的属性取舍对于孔雀明王这类暴击特化式神,建议优先保证80%以上暴击率,再考虑攻击加成。因为其技能效果与暴击直接挂钩,未达标前堆攻击收益极低。而季这类无需暴击的式神,则可以全力堆攻击和爆伤。在御魂评分方面,输出类式神通常需要攻攻暴配置,满暴前提下将六号位换成爆伤,这就是老玩家常说的"满暴套"。
版本变迁中的攻击体系随着SP因幡辉夜姬这类提供爆伤加成的式神登场,攻击加成的战略地位有所下降。当前版本更推崇"爆伤套+攻击buff"的组合,比如千姬的涂佛增伤就能完美弥补攻击加成的不足。但要注意,晴明的"言灵·星"30%增伤属于独立乘区,与攻击加成是相乘而非相加关系,这就是为什么高端局必带晴明。
以上就是23游戏网为你带来的"阴阳师攻击加成怎么算",更多有趣好玩的热门资讯攻略,请持续关注23游戏网!